消失在历史的明中都,耗时六年的宏大工程,朱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天的故事从五十年前一个意外的发现说起,一九六九年王剑英正在安徽凤阳的五七干校劳动,有一天他偶然听当地人说距离凤阳县城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老县城,他觉得很奇怪就跑

今天的故事从五十年前一个意外的发现说起,一九六九年王剑英正在安徽凤阳的五七干校劳动,有一天他偶然听当地人说距离凤阳县城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老县城,他觉得很奇怪就跑去看了一眼。当他看到这个县城的时候当时就傻眼了,尤其有两样东西简直让王剑英感到震惊。一个是城门,一般县城一个方向只开一个门洞,可是这里却开了三个门洞,相似的建筑结构只有北京故宫的午门有。而另一个让王杰英感到震惊的则是城门底部须弥座上的花纹,它用的竟然是做工精细的高浮雕,而其图案样式竟然比故宫午门的浮雕还要多,还要更精美。



打那一天起每个星期天的自由活动时间,王剑英都会到这座老县城来寻找城墙勘察,寻找能够解开心中疑惑的答案。很快他就越发感觉当地百姓口中的这座老县城身份应该是很不一般的。那就是他发现这些城墙的墙砖不仅质地细密,规格齐整,工艺非常考究,而且其中还有大量的文字砖,甚至刻上了五到六级责任人的名字。


文字砖这是古人在实施大规模建筑的时候,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方便追查责任人的办法。可是像这样烧制城墙砖,尽然要刻上五到六级责任人的名字在全国同类墙砖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如果一定要说有,有一个地方确实有过类似的发现,就是南京的旧城墙情况跟他差不多。可问题是南京什么地方?六朝古都皇帝呆的地方,而这是奉养老县城,无论名气、地位,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凤阳这座当地老百姓口中所谓的老县城里为何会存在可以比肩皇宫的高规格建筑,这时候王剑英的脑海里边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众所周知朱元璋就是安徽凤阳人。那么出现在凤阳的这座规模宏大的城市遗址会和朱元璋有关吗?经过仔细勘察,王剑英发现这座古城遗址还真就和朱元璋有关,有一块文字砖其中两个字正是朱元璋使用的年号洪武。这就可以判断,这座古城就是明朝初年在朱元璋手上建造起来的。


可问题是朱元璋建立明朝都城是在南京,他为什么要在凤阳建一座规模如此之宏大的工程呢?一查史料竟然找到一个让我们那绝对会震惊的答案,在明太祖实录一书当中有这样的记载说,公元一三六九年,朱元璋提出临濠前江后淮,以陷可恃,以水可漕,朕预以为中都。而明初时期的凤阳就叫临濠。

为了揭开古城遗址的身份,王剑英决定先以一己之力来完成这座遗址的勘测绘图。由于没有勘测仪器,他在一辆自行车的前轱辘上绑上红绳儿,通过计算车轮转动的圈数,就可以计算测量的长度了。就这样每个星期天王剑英都一个人背着干粮,水壶,推着破旧的自行车在遗址上一点儿一点儿的勘测,把这些数据记下来,晚上再伏在案头绘制地图,通过六年时间把古城全貌绘制了下来。


这座古城规模宏大,总面积将近五十平方公里,并且有里外三道城墙。而最外围的城墙总周长达到三十公里。不仅如此,整个城市的布局遵循了对称原则,有一条长度将近七千米的中轴线贯穿全城南北。这座古城既符合都城规制,又和明朝所建的南京城和北京城有一脉相承的布局。毫无疑问这座古城就是传说当中的明中都。

然而如此兴师动众的工程竟然在洪武八年(1375)突然停止了,此时中都的大部分基建已经完工,有些宫殿甚至都可以入住了。《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的罢建原因是:“初,上欲如周、汉之制营建两京,至是以劳费罢之。”事实真的是如此么,专家并不这么认为。


有学者在史料研究当中竟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巧合。公元一三七五年四月底的那天,朱元璋离开凤阳回到南京,有人向他报告,刘基已经在十多天前去世了。巧的是紧接着也就是得知刘基死讯的当天,朱元璋颁布了那道停建中都的诡异诏书,并且从此他再也没有回过凤阳老家。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起家靠的是他的淮西同乡,比如说常遇春汤和这些淮西将士南征北战,定鼎天下。

文章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网址: http://www.gcrwlxb.cn/zonghexinwen/2021/0524/631.html



上一篇:哈工大技术为“天问一号”工程再添亮点 助力火
下一篇:安徽工程大学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优

工程热物理学报投稿 | 工程热物理学报编辑部| 工程热物理学报版面费 | 工程热物理学报论文发表 | 工程热物理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工程热物理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